全面签约首日火爆!已签1570人开拆25栋

来源:    时间:2016.12.22

12月20日,罗湖棚户区玉龙、布心、木棉岭三个片区25栋建筑集中拆除,拉开了全面签约改造的序幕,截至12月20日,三个片区共有1570名房屋当事人完成签约。

棚改房屋当事人签约

签约现场太火爆!早上6点前已有人排队

“我今天一早就来到罗湖体育馆了,这是我们家的一件大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早点棚改心里才能更安心。” 来自棚改布心片区的唐先生激动地表示。

在罗湖棚改项目搬迁前置协议全面签约现场,像唐先生这样的房屋当事人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签约现场分为三个区域,馆外排队区、签约等候区与签约区。当事人积极签约、响应热烈。

前来现场签约的当事人一早就排起长龙

早上7点不到,馆外排队区便已大排长龙,尽管人员众多,但依然井然有序。签约仪式还未开始,签约等候区便已有房屋当事人陆续就坐,许多当事人带着家人一同前来,只为办成这件“人生大事”。

棚改房屋当事人排起长队等候入场

等候区也坐满了人

上午8点,签约正式开始。第一位签约房屋当事人是布心山庄西区49栋的郭大华老先生,在早上6点之前,他便来到场外等候。8点之前,排队等候人员已近千人。郭大华进入签约区后,其他房屋当事人陆续进场,多位当事人在签约区集体签约。据统计,昨日共有1570名房屋当事人完成签约。

“棚改只会越改越好”

来自玉龙片区的房屋当事人李先生20日早上六点便来到罗湖体育馆,不过他却没有饮得签约“头啖汤”,排在了第五位。“早来早签,心中的石头才能落地”,李先生说道,他在玉龙新村的房产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但他并未在其中居住,“棚户区环境不好,不适合小孩成长。”

李先生在深圳奋斗了十几年,他说自己将青春热血都洒在了这片热土上。对于棚改,他也有很多想说的:“棚改太有必要了,而且早就应该改了,我对政府的这一决策十分支持和赞赏。”

“棚改完成后,我们全家人都会搬新居,相信那时的居住环境会变得很棒。”李先生表示,棚改必要性和紧迫性无需置疑,家人也都非常支持棚改。“棚户区改造是为了辖区居民的安全着想,有关部门不等、不拖,快点行动起来,才能尽快将安全隐患消除。”他说。

“我要为政府点个赞”

“我要为政府点个赞!”来自布心片区的聂女士在棚户区住了好几年,此前她将房屋出租,得知棚户区改造后,便在第一时间将房子收回。“我按照租赁合同赔付相应的违约金给租客,这即保证了诚信,也为他们的安全负责。租客也都很理解,他们现在搬到附近的小区去住了,虽然房租稍微高一些,但居住环境提升了不少。”

不过,在木棉岭片区拥有好几套住房的周先生就遇到了一些波折。“我很支持棚改,但有一位租户迟迟不肯搬迁”,这位租户认为坏事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抱有侥幸心理。尽管周先生已在香港工作,但仍然请假多次返深,一周后这位租户终于想通了。

在聂女士看来,棚改是一件大好事,“棚户区改造肯定是早改早好的,不仅小区居住环境上去了,教育、交通、公共设施等配套都会一应俱全。”她说,“二线插花地”安全隐患多多,如果真的出现公共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了人身及财产安全,辖区居民都应该尽早搬离。”

罗湖棚改 提升居住品质的惠民工程

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的战役正式打响,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全面铺开。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进行了摸底、登记、公示房屋当事人信息及专项规划(草案)等大量细致工作,棚改进入了签约拆除的关键阶段。今天上午,首批已签约“交楼”的房屋拆除,是棚户区改造一个重要的突破性进展。

多年来,尽管各片区街道办及社区工作站想尽各种办法改善环境,但结果始终不如人意。通过棚户区改造拆除重建,这些难题便可迎刃而解。目前,罗湖棚改项目已初步明确了包括街区制、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小区、智慧小区、绿色建筑等在内的7个方面的新兴技术规范,建成后将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棚改的一个“标杆”。

落实重要道路用地也是棚改项目的任务之一,包括南坪三期、布吉南环路、翠竹路北延、罗岗南路、金稻田路西延等,都被纳入其中。而优化与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更是题中应有之义,改造后预计将提供15万平方米的公共配套用房,高标准规划公共配套与基础设施,满足片区及周边未来发展需求。

有序推进 总动员举全力破解棚改之难

为加快棚改步伐早日消除隐患,罗湖组建了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指挥长”的罗湖棚改指挥部,并形成了“区领导包片区、处级干部包网格、工作人员包楼栋”的工作格局。整个罗湖棚改团队总人数达到991人,其中罗湖抽调公职人员555人,之中175人为各单位、各街道派驻棚改一线的干部;龙岗公职人员105人,天健棚改团队331人。大批棚改工作人员入户走访讲解棚改政策并解疑释惑,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和租户理解了棚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熟悉了棚改政策。

在推进棚改过程中,罗湖着力落实“阳光棚改”。比如在棚改搬迁签约流程阶段,罗湖就确立了“10步8公开3到户”的机制,其中在信息公开方面,向社会及时发布摸底调查通告、公示房屋及当事人信息、公示专项规划(草案)等重要信息。

此外,罗湖还建立了棚改云平台,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技术支撑,为罗湖棚改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据介绍,棚改云由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监管三部分构成,其中大数据对海量数据分类处理,定时提供准确使用。同时,借由“大数据”实现“云计算”,提供准确依据、精准服务与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