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建筑企业百年品牌的基石
● 品质品牌源于工匠精神的打磨。
● 企业的未来成长空间,不应被短期利润侵蚀。
● 管斑窥豹,细节决定品牌成败。
近来,房企陆续发布上半年业绩。中海房产合约销售总额为952 .6亿港元,同比上升11.5%;碧桂园合同销售金额约1250 .7亿元,同比增长129 .6%,已逼近去年全年销售额;招商蛇口上半年营业收入2 12 .4 8亿元,同比增加11.25%。另外,万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发布半年报的10 1家房企,2 0 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2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 7 %,利润总额3 8 0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30%。
在看到房企上半年耀眼成绩的同时,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全国消费维权形势分析》显示,商品类投诉中汽车、房屋、家具投诉增幅凸显,其中房屋4200件投诉,增幅较大,同比增长35 .4%。此外,在《浙江发布2015年度消费投诉评析报告》中指出,20 15年全省工商机关受理房地产投诉10 2 1件,同比增长51%。其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房产开发公司发布的广告、楼书夸大其辞、虚假宣传,误导消费;擅自变更物业配套设施、小区绿化等规划内容,楼书中表明的设施实际不存在或降低配置标准;出现墙面空鼓、地面裂痕、不平整等房屋质量问题时,拒绝或拖延履行保修义务;“小区服务队”与物业公司串通一气,损害业主自主选择权,强制业主高价购买装修装饰材料或接受高额安装服务等。
亮丽的业绩与消费者投诉形成强烈的反差,昭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能放弃对品牌品质的专注和投入。
A
工匠精神是地产品精益求精的升华
一座建筑,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处处彰显着一家房企对产品的精雕细琢;从一粒沙子到一座城,从混泥土到框架,每一平方米都能突显企业对产品品质的严苛把关。在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对此,有专家认为,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
向前溯源,在中国古代就有鲁班、李冰、李春、张衡、毕昇等老工匠人,传承着这一工匠精神。这其中,又以匠人鲁班为世人传颂最广,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很多的器械都是他发明的,比如木工使用的曲尺,就被命名为鲁班尺;又如墨斗、锯子、刨子、钻子等,在传说中均是鲁班的“传承之作”,这些发明正是如今人们所追求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直以来也是天健集团所追求的极致。“从1983年至今30多年来,鲁班奖、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金杯奖等等著名奖项均有斩获,至今天健工程已获奖超过300个。”对此,天健集团董秘高建柏表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天健对质量一直都高度重视,自始至终秉持“成就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创造出众多高品质的产品奠定了天健品牌的基础。
优质产品得益于工匠对生产过程的严格把关,工匠精神贯彻始终。位于蛇口自贸区的双玺“海之门”,从土地规划到施工图落地,耗时10年,足迹遍布全球,苛求航空级的模型模拟匹配与施工精度,一石一砖一玻璃、一草一木一采光井,以及全球顶级奢侈精装品牌与型号的选择,都经历了无数日夜的模拟与调整。
而恒裕滨城同样保持着对工匠精神追求,在其产品中,通过看得见的工艺和看不见的匠心,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其中,恒裕滨城一期产品所有墙角、边条都用PV C护角条进行施工保护,又用环保材料基膜替代墙纸光油;不仅在每个空间都为业主做了隐藏式空调检修口和预留电源面板位,还将卫生间的整体防水从常规的水管高度提升至2米,再加上地面30厘米高的双层防水以及严密的沉箱式设计,确保卫生间无漏水之忧。
同样,为了确保实现“ 楼楼精品”,中海地产专门成立了质量委员会,并形成承建商、监理公司、客户代表、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政府主管部门等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估管理体系,全员、全方位对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另外,中海地产还组建了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公司,通过对工程策划、建筑材料使用的规范化管理以及技术管理部门的成立,推进项目施工建造的系统化、标准化与专业化。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从一粒沙子到一座城,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需要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从而也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B
工匠精神,企业不应逐利忘本
在高楼林立的深圳,随处可见品质标杆,它们是理念与实施的完美结合,他们笃行企业理念“达”于项目。但是,在这其中也有不和谐的“音符”,它们是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忘本”的产品。
今年3月,有约八成业主反映,龙岗区坪地街道香林世纪华府入住后出现房子质量问题。问题包括:房间墙体起皮、鼓包、掉沙,安装的窗帘掉下;洗手间周边墙体渗水,楼梯过道下雨积水;电梯故障不断等150多条。在物质欲望膨胀的当下,香林世纪华府只是缺乏工匠精神企业中的一个小例子,工匠精神开始缺失的现状不禁让人反思。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他们都在传承工匠精神。而在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1538年成立的六必居,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再加上陈李济、广州同仁堂药业以及王老吉三家企业,中国现存超过150年的老店仅此5家。
其实,工匠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顶级匠心作品并不鲜见。比如人们最熟悉的都江堰,它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而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李春所建造的赵州桥,也曾将工匠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众所周知,赵州桥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敝肩圆弧拱桥,其全桥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块,每块石重达1吨。就是这样一座全用石头搭建的桥,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无数次洪水的冲击和8次地震的考验,也告诉世人,工匠精神永不泯灭的真谛。
C
以工匠精神建筑百年品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个工匠精神,建筑百年品牌,传承千年工艺。当一座建筑屹立千年未倒,那么它已建筑了百年品牌。而建筑百年品牌,相信是所有企业的愿景,理念上,追求先进;技艺上,追求精髓;品质上,追求卓越。
只有坚持工匠精神,愿意为建筑百年品牌而努力拼搏的房地产企业,才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1979年创立的招商蛇口,2015年12月30日吸收合并招商地产,实现了招商局旗下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板块的整体上市。经过37年坚持工匠精神的发展,招商蛇口因其良好口碑,已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城市及园区综合开发和运营服务商。
而初创于1988年的金地集团,从1993年开始经营房地产业务,到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最早上市并完成全国化布局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在28年间,金地集团以工匠精神为根本,“科学筑家”为使命,秉持“引领人本生活”的产品理念,为中国26座城市超过32万户家庭提供了标准化、系列化的住宅与社区商业产品。
还有一家企业,始建于1983年9月15日,那一天有2万多基建工程兵在深圳集体转业,其中基建兵31支队302团改编为深圳市市政工程公司,这也就是天健集团的前身。正因为它从部队中来,它对工匠精神也有着自己特别的理解。经过30多年的励精图治,天健集团已经从一个仅有20万流动资金、146万固定资产的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发展成为如今拥有近160多亿元资产、3200名员工、以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商业运营为支柱的上市公司。
这些房地产企业,基本都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成为百年品牌企业,它们孜孜不倦,应该说,它们是房地产行来匠工精神的代表:它们摒弃浮躁、宁静致远;外边的世界很热闹,却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诱惑很多,却坚守“初心”。
专家观点
工匠精神要渗透到每一个施工环节
尹剑辉
天健集团副总经理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董事长
深圳建筑业协会会长
一般来讲,项目从前期市场的定位、设计,到中后期的建设与运营,包括物业管理等,都应渗透着工匠精神。
首先,在找准市场定位后,每一个设计环节都要体现出对品质的追求,力求给社会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设计阶段应预先消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其次,在建设的组织阶段应实施精细化管理,即为每个细节设置专项方案,为专项方案配套相应资源配套,同时确定各细节建设标准。这些细节应包括招投标、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材料采购、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工序等。此外,施工现场还可增加视频作为质量监督手段,将实时情况反馈给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决策;采用信息化监管手段,避免冲突与浪费。这样,实施过程中方能精准地配置资源,保证工作效率。
基于此理念,天健集团会在施工阶段采用信息化管理,这套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素质、薪酬体制、机械化手段和装备设备等方面,通过工业化流程管理来提升建设的品质,减少浪费。此外,设计和施工时保留下来的数据,还可以运用于后期物业的运营当中,减少中间环节产生的浪费。例如,天健集团将信息管理系统贯穿于建筑的方方面面,用信息化保证混泥土构建的外观、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等,从而减少装修阶段的部份工序。
有了精细化管理,才做得出好产品,提供了高品质产品之后,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这对品牌是有正面作用的,而这也是对工匠精神在现阶段,最好的贯彻。
楼市未来十年将进入钻石时代
沈永淳
地产资深评论员
国务院之所以提出工匠精神,原因之一是老百姓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从过去可以满足的物质层面需求转换成精神层面需求,而目前的产品品质未能达到市场要求。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讲,在过去所谓的黄金时代,大量的需求催生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解决了住房基本需求的同时,企业缺乏工匠精神,更多的注重规模发展,比如如何拿地、资金的周转率、如何在短期内推出更多的产品等,没有注意落实产品品质。
中国从来不缺工匠,但是缺乏工匠精神,只有企业做到对工匠精神的持之以恒,专注品质,行业才能健康发展。过去,深圳是中国现代房地产的策源地,当年号称“样板房”,是设计之都,而从近几年来看,深圳房地产的很多优势都已经被人拿走,无论是规划设计、产品品质、还是服务,在全国都已经没有绝对的优势。
这种现象跟市场长期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企业忽视工匠精神、产品品质有关,其中包括知名房企。比如有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把项目收购过来,在没有经过提高产品品质的情况下便提价销售给老百姓。很明显的贴牌行为。房产是耐用消费品,关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消费,产品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影响未来的使用,所以企业必须强调品质、品牌概念,在产品细节上多下功夫,用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品牌产品。
观念决定一家公司是否能走向百年品牌,比如招商蛇口、华侨城、鸿荣源、星河等能在高端市场被认可,跟他们有扎实做产品的工匠精神有很大的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他们同样快速成长。而有一些企业刚好相反,他们追求资本运作和利润,快速复制,侧重花哨营销,表面上看这些企业好像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企业每况愈下。
最近,招商蛇口、华侨城以总价310亿拿下大空港11块地,而万科出资362亿仍落选,说明无论从政府还是老百姓,都越来关注到产品出品、运营、管理等细节。大家更关注的是未来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规范发展,而不单纯是短期的利润,规模的效应。
有人说,未来十年是楼市白银时代,我认为未来十年是钻石十年。过去黄金十年,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去拿地生产出产品就能有好的收成。而钻石时代是需要打磨和工艺的,需要高超的加工能力,未来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可能更倾向于品质产品,楼市格局分化会加剧。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