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媒体再次重磅关注罗湖棚改建筑废弃物“变废为宝”

来源:    时间:2017.09.23

省市媒体再次重磅关注罗湖棚改建筑废弃物“变废为宝”

9月22日,深圳市住建局授予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项目为“深圳市房屋拆除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并举行授牌仪式,以达到树立行业标杆,规范技术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作为试点和示范性项目,罗湖棚改就建筑废弃物处理体量、作业难度、技术含量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这将成为今后棚户区改造和市政建设生态发展新的风向标,成为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


10月16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再次重磅聚焦罗湖棚改建筑废弃物“变废为宝”,都在重要版面跨版、整版报道,图文并茂。

媒体认为,随着深圳市旧城改造规模逐年扩大,建筑废弃物的随意堆放,成为困扰政府和社会的一大难题。天健集团作为承接“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的主体,耗资6000多万引进德国制造的“克雷镘”移动反击式破碎机和筛分机处理废弃物,并将这些骨料根据建筑需要制造成透水砖、环保砖、再生混凝土等不同规格的建筑再生用料,做到了“变废为宝”,实现了建筑物资源化循环利用。


国内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顶级专家、深圳大学教授冠世表示,国内外建筑废弃物传统方法就是讲废弃物搜集运至专用填埋区,在填埋区进行处理,加工再生产品。这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建设大型的固定处理厂一次性投资也比较大。罗湖棚改的做法可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零”排放和再生建材“零”外运。“罗湖绿色棚改的模式”值得在深圳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城市更新改造工程中推广应用。

“绿色棚改、环保棚改、科技棚改”是罗湖棚改的理念,今年5月以来,已经有媒体对此进行了多轮关注,今年5月以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进行了第一轮密集报道;8月,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深圳特区报》等进行了第二轮密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