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项促进市属国企创新发展举措出台受关注

来源:    时间:2016.07.04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何泳) 市国资委配套我市相关创新政策出台的《深圳市国资委关于促进市属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连续5年递增1亿元创新专项资金、实施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等40项创新举措,受到企业广泛关注。

这是记者昨日从市国资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创新委和市经贸信息委举行的市委市政府三项创新政策宣讲会了解到的消息。

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若干措施》是全国国资系统首个促进国企创新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措施。文件提出,加大自主创新奖励扶持,从2017年起,连续5年每年从国资预算中新增1亿元,扩充市国资委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市属国企重大技术攻关与成果应用。

发起设立深圳国资改革与战略发展基金,大力推动创投基金和特色产业基金发展,引导市属国资基金群体发展壮大,力争到2020年基金群规模达到3000亿元。

加快创新驱动激励机制改革,在全国国资系统率先开展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持股比例放宽至30%;明确国企研发团队及重要贡献人员分享科技成果收益的比例可以提高至50%以上。

这位负责人表示,市属国企要全面建立确保创新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创新型企业5年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必须达到5%以上。

深圳市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深圳国企在创新资金投入方面总体偏少,资源配置明显不足,这是国企创新发展的一大瓶颈。《若干措施》在创新资金投入方面支持力度很大,将有效解决市属国企创新资金投入的瓶颈问题,对本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这类内部收益率不高、融资有一定难度的战略性项目的创新发展极为有利。

天健集团相关负责人称,《若干措施》提出,加大自主创新奖励扶持,天健有博士后工作站,每年有多项技术创新在业界获奖,此举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天健技术创新的资金难题。

特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若干措施》优化了管理层核心骨干持股比例,扩大了管理层核心骨干持股制度的适用范围,实现了人力资本与企业物资资本的有效合作,能够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赛格集团相关负责人称,《若干措施》加快建立容错机制,有利于从制度层面打消创新创业者对于失败的顾虑,不断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相关报道

打造全国规模最大新能源出租车公司

《深圳市国资委关于促进市属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市属国资国企今后的创新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

做强做大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强化国资战略引领,将主要资产集中在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力争形成一批与深圳地位相称的大型企业集团: 3-5家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企业、2家市值超1000亿元、5家市值超200亿元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6-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市属国有大型骨干企业。

发展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支持航空港口、能源、水务、现代物流、信息通信、新材料、“菜篮子”、“米袋子”等优势产业集团,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培育3-4家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持续扶持垃圾处理、危废处理、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生态保护、绿色建筑等节能环保领域的优势企业,打造2-3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上市公司。

充分运用清洁能源研发成果,整合创新市属国企纯电动出租车业务,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出租车公司。支持企业前瞻布局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经济、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

扶持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库,对入库企业持续给予研发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型、新业态中小微企业,并推动“特、精、优”企业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