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企业文化滋润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
深圳晚报讯 (记者 董玉含) 由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深圳晚报社承办的“36年36纪——深圳企业文化建设大事纪”征集评选活动,自2月13日开启以来,吸引各大企业踊跃报名。近日,记者走访了其中的两家企业,揭秘深圳企业文化建设背后的“内幕”。
此次征集评选填补了深圳在企业文化成长史上的空白。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底蕴、没有色彩、没有温度。深圳如今展现给世人的名片,除了经济,更应是文化。”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钢如是说,“当得知深圳企业文化建设大事纪开始征集后,我们当即就开始准备材料、参与评选。”他回忆起深圳在发展初期,一路高歌猛进,但企业文化建设则相对滞后,而“36年36纪——深圳企业文化建设大事纪”征集评选在此时推出,正好填补了深圳在企业文化成长史上的空白。它以企业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从宏观层面进行钩沉和建构,极具标志性意义。
余钢称,企业文化是企业立身之本,尤其是在凝心聚气、稳定员工队伍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企业品牌拓展的优良载体。
“企业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认同,被员工认同,被客户认同,被社会认同。只有被认同,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童庆火表示。
企业文化建设应“软硬兼施”
如何让企业文化发挥出作用?余钢提出,企业文化建设要“软硬兼施”。余钢谈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它首先要和经济实力相匹配,其根基在于硬实力提升。以巴士集团为例,作为深圳公益型的企业,巴士集团必须服务城市、服务市民、服务产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呢?在余钢看来,这得依靠深圳标准和深圳质量。巴士集团在新能源智能化以及安全服务方面,提出了深巴标准和深巴质量,来匹配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把深圳巴士的服务做好,更要把品牌做好,实现主业精进、辅业拓展,软硬兼施建设深巴文化。”
什么是深巴文化?余钢解释,其实,巴士每天在城市中穿街走巷,应该是深圳的一道流动风景线。所以,深圳巴士集团提出“五个巴士”建设,即以平安巴士为本、绿色巴士为形、智慧巴士为道、文化巴士为魂、幸福巴士为果,相辅相成。
企业文化建设基础就是把手头事情做好
无独有偶,童庆火也谈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就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锲而不舍地往前面赶路。他举例,30多年来,天健集团致力于建筑施工、地产开发、城市服务三大板块,齐头并进发展。“天健做的房子、铺的路、修的桥,每一条都要为客户服务。所以,基础要牢,基建更要稳。”
谈及企业文化建设,童庆火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物质文化层面,紧紧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依托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凝聚人心、集聚力量。二是从制度文化层面,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使企业成为高度协调、运转有序的组织。三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塑造企业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建立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童庆火强调,企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归根结底,得依靠企业的文化。天健集团的企业文化,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求索创新、成就卓越”。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要有追求,有实干,更要有社会承担。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更要和社会、国家共进退。
“36年36纪——深圳企业文化建设大事纪”征集评选一览
申报对象 以各企业自愿申报为主,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新区)可对所辖企业,各行业协会可对协会成员企业的大事件进行择优推荐。
申报程序
1.申报资料:申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深圳市企业文化建设大事纪征集申报(推荐)表》(以下简称《申报表》)及被推荐事件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等,样本要求图像、画面、声音清晰),建议提供当年的获奖证书复印件、有关媒体的报道等资料,所有材料必须真实准确。
2.《申报表》应加盖参选企业的印章,须注明准确的联系人、联系电话等相关事宜。
3.《申报表》电子版请在特区企业文化网(www.sarec.cn)或深圳新闻网(www.sznews.com)自行复制填写,逐项填写清楚。
4.《申报表》提交方式:所有材料提交扫描件和电子版,邮件主题注明“企业文化建设大事纪”征集申报+企业名称+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发送至邮箱:szqywhdsj2016@163.com。相关资料还可邮寄至以下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2号商报大厦深圳晚报,收件人:陈逸群、胡琼兰。
5.《申报表》提交时段:从2017年2月13日开始,至2017年3月13日18:00截止。
联系方式 深圳晚报联系人:陈逸群、胡琼兰,电话:0755-83519944